如何在外匯和股票之間做出選擇

深入了解外匯和股票——金融市場中兩類截然不同的資產類別,包括它們的流動性、交易者可能面臨的風險與潛在收益,如何在二者之間做出明智選擇,以及如何透過差價合約 (CFD) 參與金融市場交易

外匯交易與股票交易:二者有哪些主要區別?

外匯交易和股票交易是兩個獨立的市場體系,各自具有獨特的特徵、優勢與風險。以下是二者之間的一些主要區別。

外匯交易

外匯 (foreign exchange) 交易是指買賣貨幣對,例如 EUR/USD 或 GBP/JPY。由於貨幣交易具有全球性,外匯市場每週五天、全天 24 小時運作,主要交易活動集中在倫敦、紐約、東京和悉尼等市場時段。外匯市場的流動性極高,日均交易額超過 7.5 萬億美元。

外匯市場的價格波動主要受宏觀經濟因素影響,包括央行政策、利率變化、通脹數據以及地緣政治事件。重大經濟數據或新聞的發布(例如美國非農就業數據或聯準會會議)往往會在短時間內引發貨幣市場的劇烈波動。

歡迎閱讀我們全面的外匯交易指南,深入了解有關外匯市場的更多資訊。

股票交易

股票交易是指買賣上市公司的股票,例如 Apple、Tesla 或 Amazon。與外匯不同,股票市場具有明確的交易時段,具體時間取決於交易所(例如紐約證券交易所的交易時間為美東時間上午 9:30 至下午 4:00)。部分券商支援盤前和盤後交易,但這些時段的市場流動性相對較低。

股票價格受到公司基本面、財報數據、行業趨勢、宏觀經濟指標以及整體經濟環境的影響。產品發布、管理層變動或並購等事件也可能顯著影響股價。不同股票的流動性差異較大,大型股流動性通常更高,而小型股可能面臨更高的點差和更大的價格波動。

閱讀我們全面的股票交易指南,了解有關股票市場的更多資訊。

外匯 vs 股票:兩大市場的核心特徵對比

外匯股票是目前最活躍的兩類金融市場,各自擁有獨特的特徵,並伴隨不同的優勢與劣勢。以下是兩者的詳細比較:

市場規模、流動性與交易時間貨幣

 

股票

貨幣是全球規模最大的金融市場。

市場需求來自政府、中央銀行、機構投資者、共同基金、養老金基金及散戶交易者。

高流動性有助於保持較低的點差,但在市場劇烈波動時仍可能發生滑點。

外匯市場每週五天、全天 24 小時開放,交易者可靈活入場。

在非活躍時段,特別是冷門貨幣對,市場流動性可能下降。

股票市場由成千上萬家上市公司組成。

市場需求主要來自散戶交易者、對沖基金、共同基金、養老金基金及機構投資者。

大盤股(如 Apple 和Microsoft)通常具有較高的流動性。

股票交易受限於交易所的開放時間,且盤前和盤後交易的流動性有限。

小盤股可能存在更高的點差,且成交效率相對較低。

市場深度與訂單類型貨幣

 

股票

外匯市場是一個去中心化的場外交易 (OTC) 市場,沒有統一的交易所來提供完整的訂單簿透明度。**

流動性由銀行和金融機構等流動性提供商提供買賣報價,但交易者無法直接查看訂單簿中的掛單深度。

訂單能否成交取決於券商的報價和當時的市場流動性狀況。

主流貨幣對通常具有較高的流動性,但在非活躍交易時段,市場深度可能有所下降。

股票市場透過中心化交易所運行,交易者可以透過公開的訂單簿清晰查看市場深度。

訂單簿的透明性使交易者能夠評估不同價格水平的買賣力量,從而判斷市場情緒和潛在的支撐與阻力位置。

股票交易者可選擇多種訂單類型,例如止損限價單或止盈單,以更好地管理風險和鎖定利潤。

股票的流動性受到交易時間、市場波動情況以及具體個股特性的共同影響。

**部分 ECN 券商提供有限的訂單簿透明度,但多數外匯交易仍缺乏完整的流動性可視性。

交易策略與持倉週期貨幣

 

股票

貨幣交易者通常採用短期至中期的交易策略。

一些外匯交易者選擇日內交易剝頭皮交易策略,利用技術面分析捕捉微小的價格波動。

如果持倉過夜,外匯交易者可能會因兩種貨幣間的利率差而產生利息收入或支出,同時還可能產生隔夜持倉費用。

股票代碼交易者則可能依靠圖表形態的技術性分析進行日內交易波段交易

也有投資者長期持有股票頭寸,以獲取公司價值長期增長帶來的資本收益。

股票交易者通常不會因持倉而獲得利息,但如所持公司分紅,則可能獲取股息收益。

跳空風險與市場崩盤貨幣

 

股票

貨幣每週一至週五不間斷運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跳空的發生頻率,但並不能完全避免。

基本面事件(如央行干預)可能迅速引發劇烈的匯率波動。

例如,2015 年瑞士國家銀行突然取消瑞郎與歐元的匯率掛鉤,導致瑞郎 (CHF) 大幅升值,許多外匯券商因此遭受嚴重損失。

儘管外匯市場出現跳空的頻率低於股票市場,但在週末或突發的地緣政治事件後仍有可能發生。

股票更容易出現跳空,尤其是在重大消息於非交易時段公布時。

公司財報、監管政策變動或宏觀經濟形勢變化,都可能導致股票收盤價與次日開盤價之間出現明顯跳空。

股票市場也可能發生「閃電崩盤」,如 2010 年道瓊指數曾在數分鐘內大幅下挫並迅速反彈。

在流動性極度不足時,尤其是交易不活躍的小盤股中,價格波動可能更加劇烈。

利率與通脹的影響貨幣

 

股票

貨幣對對利率決議高度敏感,因為央行的貨幣政策會直接影響本幣價值。

利率上升通常會提升貨幣吸引力,吸引國際資本流入,推高匯率。

利率下降則會削弱本幣吸引力,促使資本流出,導致匯率走低。

通脹數據也是外匯市場的重要影響因素。通脹上升可能促使央行調整政策,從而改變匯率走勢。

不過,通脹的具體影響還取決於市場預期、宏觀經濟狀況以及央行的具體反應。

股票市場也受到利率變化的影響,但主要體現在企業的融資成本及資金配置方向上。

利率上升會抬高企業的借貸成本,從而壓縮利潤空間並降低股票估值。

利率下調則有利於企業擴張和投資,通常對股市構成支撐。

過往表現並非未來結果的保證。

外匯與股票交易有哪些相似之處?

外匯股票市場在多個重要方面存在相似性。它們同屬金融市場,且交易者都可以基於價格波動進行投機操作——在股票市場中,這通常意味著直接持有資產;而在外匯市場中,則通常透過差價合約 (CFD) 等衍生工具來實現。

衍生品交易 —— 差價合約 (CFD) 是一種金融衍生工具,其價值基於某一標的資產,如股票或外匯貨幣對的價格變動。透過差價合約,交易者既可在預期價格上漲時開立多頭(買入)倉位,也可在預期價格下跌時開立空頭(賣出)倉位,從而在不同市場行情中尋求盈利機會。

市場分析方法 —— 外匯和股票交易者都高度依賴基本面與技術面分析來制定交易策略。在外匯交易中,基本面分析聚焦於宏觀經濟數據,如利率政策與通脹水平;而在股票交易中,重點則是公司財務報表、盈利能力以及行業動態。技術面分析(包括圖表形態與技術指標)則在兩種市場中均被廣泛使用,用於識別潛在的進出場時機。

市場參與者構成 —— 外匯和股票市場都吸引了多樣化的參與者,包括散戶交易者、機構投資者、對沖基金及做市商等。流動性提供商在這兩個市場中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有助於維持緊湊的買賣價差,並提升交易執行效率。

多元化與風險對沖 —— 部分交易者將外匯與股票市場結合納入其整體交易策略,以實現資產配置多元化。多元化旨在將風險分散到不同資產類別,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而對沖策略則透過在相關資產中建立相反方向的倉位,來抵消潛在損失。例如,一位股票交易者若擔心匯率波動帶來不利影響,可能會在對應貨幣對的外匯差價合約中建立反向倉位,以緩解匯率變動對整體投資組合的衝擊。

如需深入了解差價合約,歡迎閱讀我們的差價合約 (CFD) 交易指南

FAQ

什麼是外匯交易與股票交易?

外匯交易是指買賣貨幣對,例如 EUR/USD 或 GBP/JPY;而股票交易則是買賣上市公司的股份。外匯市場是一個去中心化市場,從周日晚上持續運作至週五晚上,全天 24 小時不間斷開放;相比之下,股票市場根據各自交易所的規則設定固定的交易時間。外匯市場的流動性通常更高,尤其是在主流貨幣對中表現尤為明顯;而股票和外匯的波動性則會根據具體市場環境而有所不同。股票價格主要受到公司盈利、行業趨勢以及宏觀經濟狀況的綜合影響。

外匯交易或股票交易哪個更適合我?

外匯交易與股票交易都要求交易者具備扎實的市場基本面知識、技術面分析技能以及良好的風險管理能力。外匯市場由於高流動性和較低點差,適合追求快速建倉和平倉的交易者;而股票交易則更適合那些傾向於分析企業財務狀況和行業前景、而非僅關注宏觀經濟變化的交易者。最終選擇應基於個人的交易風格、可投入時間及風險承受能力。

我可以同時交易外匯和股票嗎?

可以。交易者既可以單獨參與外匯或股票交易,也可以將兩者結合,作為多元化交易策略的一部分。部分交易者利用外匯市場高流動性與 24 小時交易的特點進行短線操作,同時透過股票投資實現長期資本增長。在外匯與股票兩個市場中進行資產配置,有助於分散風險,因為影響二者價格變動的因素通常有所不同。

利率如何影響外匯和股票市場?

在外匯市場中,央行的利率決策直接影響貨幣價值。較高的利率通常會增強貨幣吸引力,因為更高的回報預期能夠吸引外國投資者;不過,貨幣走勢還會受到其他經濟因素的綜合作用。在股票市場中,利率上升意味著企業融資成本上升,可能抑制公司擴張與盈利增長,從而導致股票估值下降。因此,外匯和股票交易者都會密切關注央行政策,以便及時把握潛在的市場變化。

 

準備好加入領先的經紀商?

加入由全球交易者組成的社群
1. 建立賬戶2. 完成首筆入金3. 開始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