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大宗商品交易,以及它是如何運作的?

了解如何進行大宗商品交易,包括可交易的平台、交易時間、適合交易者參與的大宗商品類型、常見交易策略,以及如何透過差價合約 (CFD) 參與大宗商品交易。

什麼是大宗商品交易?

大宗商品交易是指透過金融工具(如期貨合約或差價合約 (CFD))買賣原材料,例如原油、黃金、小麥或咖啡等,而無需實際持有這些實物商品。

大宗商品市場由供需關係主導,價格受天氣狀況、地緣政治風險以及全球經濟趨勢等多重因素影響。交易者參與這一市場,可能是為了對價格波動進行投機、對沖價格風險,或幫助穩定重要資源的供應鏈體系。

我可以交易哪些大宗商品?

在大宗商品交易中,您可以接觸到多種資產類別,涵蓋原材料、農產品、能源資源以及各類金屬。一般而言,大宗商品主要分為四大類:

  • 農產品:包括可可、棉花玉米咖啡等糧食作物;豬、牛等牲畜類商品;以及棕櫚油、木材等工業用途作物。

  • 能源商品:如天然氣原油汽油、煤炭、鈾、乙醇和電力等能源資源。

  • 金屬商品:涵蓋基本金屬(如、鐵、鋅、鋁、鎳等)和貴金屬(如黃金白銀、鈀金和鉑金)。

  • 環境商品:包括可再生能源證書、碳排放配額等環保類合約。

大宗商品交易是如何運作的?

大宗商品交易是指透過金融衍生品(如期權或差價合約 (CFD))對原材料價格走勢進行投機或風險對沖,涉及標的包括原油、黃金、小麥等。

現貨價格 vs 期貨價格

在透過衍生品交易大宗商品時,您可以選擇基於現貨價格(即當前市場價格,適用於即時交割)或期貨價格(即當前市場價格,但結算時間為未來某一日期)進行建倉。

現貨定價通常用於短期交易,具備點差更小且無到期日的特點。而期貨定價則因其反映了市場對未來走勢的預期,更常用於風險對沖或圍繞重要合約日期進行交易。

當您在我們的平台交易期貨合約時,商品名稱旁會注明到期日,意味著您鎖定的是當前價格,並將在未來指定日期完成交割。而在現貨市場中,則不顯示到期日,代表交易將按照當前市場價格即時結算。

如需了解更多資訊,請參閱我們的期貨交易指南。

多頭與空頭頭寸

當預計某一大宗商品價格將上漲時,可開立多頭頭寸;反之,若預計價格下跌,則可開立空頭頭寸。例如,若預期暖冬將至導致天然氣需求下降,交易者可選擇做空天然氣。

價格驅動因素

大宗商品價格波動主要受供需關係、極端天氣、地緣政治風險(如戰爭或貿易政策)、產量變化和宏觀經濟數據等因素影響。這些變數可能造成價格短期劇烈波動。

投機和對沖

交易者可透過短期投機獲取潛在收益,或利用大宗商品對沖現有風險敞口。例如,咖啡生產商可借此對沖價格下跌風險,而散戶交易者則可能將黃金作為避險資產進行投資。

交易渠道

透過線上券商帳戶,散戶交易者可接入全球市場(如 CME Group 或 ICE),並以靈活持倉的方式交易多個品類的合約資產。

大宗商品交易範例

我可以在哪裡交易大宗商品?

大宗商品交易主要在全球各大交易所和場外 (OTC) 市場進行。散戶投資者可透過受監管的線上券商提供的交易平台,借助差價合約或期貨等衍生品參與大宗商品市場的交易,且無需持有標的資產。

全球最具影響力且規模最大的大宗商品交易所包括:

  • 芝加哥商業交易所集團:CME Group(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團):涵蓋農產品(如小麥玉米)、能源(美國原油、天然氣)及貴金屬(黃金白銀)等,交易透過 CME Globex 電子系統進行。

  • 洲際交易所 (ICE):專注於能源商品(如布倫特原油、天然氣)與農產品(如咖啡、可哥),透過 ICE Futures 進行電子交易。

  • 倫敦金屬交易所:聚焦工業金屬,如等,交易平台為 LMEselect。

散戶通常透過受監管的券商平台交易上述商品交易所的合約,這些平台通常配備即時價格圖表、靈活的持倉規模和杠杆選項等功能。

如需深入了解差價合約,請閱讀我們的差價合約 (CFD) 交易指南

大宗商品市場的交易時段

大宗商品交易在全球各大交易所幾乎全天候進行,每週開放五天。與股票市場的固定交易時段不同,大宗商品市場提供更長的交易時間,以滿足全球投資者的參與需求。

以下為主要大宗商品市場在協調世界時 (UTC)* 下的交易時間:

切換

夏令時交易時間

冬令時交易時間

CME Globex

週日晚上 10:00 至週五晚上 9:00(每日晚上 9:00–10:00 休市)

週日 23:00 至週五 22:00(每日 22:00–23:00 休市)

ICE Futures

週一淩晨 12:00 至週五晚上 10:00(每日晚上 9:05–10:25 休市)

週一淩晨 1:00 至週五晚上 11:00(每日晚上 10:05–11:25 休市)

LMEselect

週一淩晨 12:00 至週五下午 6:00

週一淩晨 1:00 至週五下午 7:00

不同大宗商品的具體交易時間可能略有不同。請造訪相關大宗商品市場頁面,查看各類資產的最新交易時間。

如需了解週末交易安排,請前往我們的「週末交易時間總覽」頁面。

*上述時間安排可能會因公眾假期或交易所維護而有所調整。

大宗商品交易:有哪些風險與收益?

大宗商品交易既具備獲利潛力,也伴隨著一定風險,這些風險主要源自價格波動性及大宗商品本身的供需特性。

價差

作為獨立的資產類別,大宗商品通常與股票和債券等傳統資產的相關性較低,有助於提升投資組合的多元化水平。然而,在市場大幅回檔或出現系統性風險時,這種相關性可能上升,從而削弱其分散風險的效果。

抗通脹作用

某些大宗商品(如黃金)歷來被視為對抗通貨膨脹的工具,有助於維持實際購買力。然而,並非所有大宗商品在通脹時期的表現都一致,其抗通脹能力會因品種不同而有所差異。

價格波動

頻繁的價格波動為短線交易者帶來豐富的交易機會,尤其適合依賴技術分析的策略。但與此同時,劇烈且不可預測的價格波動也可能造成重大虧損,尤其在使用杠杆工具時尤為明顯。

杠杆與交易門檻

透過差價合約 (CFD) 交易大宗商品,投資者可用較小的初始資金建立頭寸,從而放大潛在收益。然而,杠杆同樣放大了虧損風險,可能導致追加保證金通知,甚至強制平倉。

外部因素影響

大宗商品價格常常受到全球性事件的影響,如供應中斷、極端天氣、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等。這些因素可能引發劇烈波動並增加市場不確定性。雖然其中蘊含交易機會,但也提高了市場預測的難度。

常見的大宗商品交易策略有哪些?

大宗商品交易者通常結合技術分析與基本面分析,採用多種策略,以識別潛在趨勢並實現有效的風險管理與控制。

剝頭皮交易策略

剝頭皮交易是一種超短線策略,交易者透過在一天內多次交易,從細微價格波動中獲取小幅利潤。該策略持倉時間極短,通常僅持續數分鐘或數秒,依賴於技術指標、價格行為與即時市場數據。

趨勢交易策略

趨勢交易關注市場已形成的價格走勢,交易者利用如移動平均線等技術指標,確認趨勢的方向與強度後,再決定建立多頭(買入)或空頭(賣出)頭寸。

波段交易策略

波段交易旨在把握短至中期的價格波動,持倉週期從幾天至數週不等。交易者結合技術分析與基本面因素,根據整體市場趨勢判斷合適的入場與離場時機。

日內交易策略

日內交易強調在同一交易日內完成買入與賣出操作,與持倉時間更長的波段交易策略不同。日內交易者通常利用當日價格波動尋求獲利機會,常借助成交量等技術工具進行決策。

如需了解更多交易策略,請造訪我們的交易策略總覽頁面

常見問題

什麼是大宗商品交易?

大宗商品交易是指對原油、黃金、小麥等實物資產進行大規模買賣,這些資產通常在全球市場集中交易。交易者透過期貨、期權或差價合約 (CFD) 等衍生工具,根據對價格走勢的判斷進行投機操作,且通常無需實際持有標的資產。大宗商品市場的價格受供需關係、地緣政治風險以及經濟數據等多種因素的影響。

大宗商品交易是如何運作的?

大宗商品交易的基本方式是基於對未來價格的預期進行買入(做多)或賣出(做空)操作。散戶交易者通常透過線上大宗商品交易平台使用杠杆產品進行交易,從而在無需實物交割的前提下,放大基於價格波動的投資回報潛力。

大宗商品交易者通常需要做什麼?

大宗商品交易者通常需要分析市場、挖掘交易機會,並針對原材料或相關金融衍生品執行交易操作。這些操作可能是短期投機行為,也可能用於長期風險對沖。機構交易者通常負責管理規模龐大的投資組合,而散戶交易者則透過線上券商提供的大宗商品交易帳戶進行操作。

大宗商品交易的範例是什麼樣的?

一個典型的交易範例是使用差價合約 (CFD) 基於原油價格執行投機操作。如果交易者預期由於需求下降或供應增加導致油價走低,便可能建立空頭頭寸。若市場走勢符合預期,交易者在平倉後可實現盈利(需扣除相關交易成本)。

交易大宗商品是否可以盈利?

可以。只要對價格走勢判斷準確,交易大宗商品是有可能實現盈利的。然而,大宗商品市場波動性較高,交易風險較大。杠杆產品既可能放大收益,也可能加劇虧損。建議在交易前深入了解市場,制定清晰的交易策略,並運用風險管理工具,以控制潛在風險。

想了解其他資產類別的交易方式?

我們提供進入全球主流金融市場的交易渠道。

指數交易

了解關於指數交易的更多資訊——這種交易方式可幫助投資者廣泛佈局多家上市公司。

了解更多

股票交易

無需實際持股,即可基於全球大型企業的股價波動進行交易。

了解更多

外匯交易

了解全球流動性最強的市場,以及它為何吸引眾了多交易者的參與。

了解更多

準備好加入領先的經紀商?

加入由全球交易者組成的社群
1. 建立賬戶2. 完成首筆入金3. 開始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