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link IPO——如何交易 Starlink 股票

Starlink 何時進行 IPO?
截至 2025 年 5 月 27 日,Starlink 尚未確定 IPO 日期。互聯網部門仍然是 SpaceX 公司的一部分,尚未提交 IPO 申請,也未指定承銷商。
2025 年 5 月 20 日,埃隆·馬斯克在接受彭博社編輯 Mishal Husain 採訪時重申,Starlink 可能在「現金流可預測時」上市,但他拒絕設定時間表,並表示「並不急於」讓該業務承受季度市場壓力。
如果上市,Starlink 可能會在納斯達克股票市場交易。在此之前,Starlink 處於 IPO 前階段,即沒有股票在公開交易所出售。
什麼是 Starlink?
Starlink 是埃隆·馬斯克領導的私人航空航天公司 SpaceX 旗下的衛星互聯網服務項目。Starlink 始於 2015 年,並於 2020 年開放公測,透過低地球軌道 (LEO) 星座連接用戶,該星座已發射約 8700 顆衛星,截至 2025 年 5 月 23 日,約有 7500 顆衛星在軌運行,是有史以來最大的衛星群。Starlink 透過頻繁的獵鷹 9 號火箭發射,不斷擴大其全球衛星網路覆蓋範圍;2025 年 SpaceX 的升空試飛繼續增加了新批次的太空船。
Starlink 的收入來源包括一次性硬體套件和經常性服務費,以及向航空公司、航運公司和政府客戶出售的批發服務。截至 2025 年 5 月,Starlink 已為 125 多個授權國家的 500 多萬客戶提供支援,並計劃在印度等大型新興市場(這些市場尚待監管部門批准)進一步擴張。
在我們的 SpaceX IPO 交易指南中了解更多資訊。
Starlink 的收入來源有哪些?
Starlink 透過兩個步驟產生收入:首先,它出售用戶終端(有時虧損),然後收取持續的互聯網服務費。然後,它還提供利潤更高的企業、行動連接和政府服務,以及與行動營運商簽訂頻寬批發協議。
以下是 Starlink 的主要收入來源:
收入來源 |
描述 |
終端硬體 |
一次性銷售天線、路由器和背包大小的 Mini 套件,然而硬體銷售並非主要利潤來源且一般都提供補貼。 |
用戶訂閱 |
為家庭和房車/「漫遊」用戶提供每月訂閱套餐。 |
企業和商業項目 |
「全球優先」和固定站點套餐,包含按月訂閱以及有上限的數據附加元件。 |
行動連線服務 |
海上、航空和陸地上的行動連線服務。2024 年,Starlink 為約 75,000 艘船和 450 多架飛機提供服務。 |
政府與國防(星盾) |
為美國國防部、盟軍和緊急機構提供安全互聯網連線服務和客製化衛星,並簽署長達多年的合約。 |
直連衛星和營運商回程 |
與 T-Mobile、One NZ 和 Telstra 等營運商以及印度的 Jio 和 Airtel 簽訂的早期批發協議目前支援簡訊功能,並計劃在未來提供寬頻/數據服務。 |
整體而言,住宅訂閱帶來經常性收入,而企業、行動連線、批發和國防合約則貢獻更高利潤的銷售。這種收入組合減少了對任何單一業務的依賴,並有可能在未來公開上市之前穩定現金流。
影響 Starlink 估值的因素有哪些?
Starlink 最終的 IPO 股價取決於公司特定指標和更廣泛的市場狀況。以下是一些可能在 Starlink 上市後影響其估值的因素:
財務表現和現金流
如果公司能夠持續成長營收、提高利潤率,並證明擁有正向自由現金流,那麼就更容易對其採用傳統倍數進行估值。然而,如果營收增長停滯、啟動成本激增或出現新的虧損,都可能抑制投資者對 IPO 的興趣。
用戶增長和每用戶平均收入 (ARPU)
Starlink 在全球擁有超過 500 萬用戶。在保持增長的同時,將客戶流失率維持在較低水平,並擴大高 ARPU 企業和行動用戶的份額,可以提高公司估值。反之,淨增長速度放緩、客戶流失率上升或價格折扣加大則可能影響預測結果,並壓低估值。
監管批准和頻譜使用權
許可證仍是一個重要因素。截至 2025 年 5 月,印度市場仍有待意向書的最終批准。如果能夠獲得批准,或在其他人口密集地區取得進展,Starlink 的潛在用戶數量將大幅增加;反之,如果遇到延遲或額外的頻譜費用,則可能會產生相反效果。
低地球軌道 (LEO) 寬頻市場的競爭格局
亞馬遜的「柯伊伯計劃」開始全面部署,截至 2025 年 4 月 28 日已發射 27 顆衛星,而中國的「國網星座」和「千帆星座」儘管早期遭遇挫折,但仍在加速推進。成功推出可能會對 Starlink 的 IPO 股價造成壓力。相反,技術故障或競爭對手的緩慢進度可能會推高 Starlink 的估值。
發射經濟效益和資本支出
截至 2025 年 5 月,SpaceX 每次獵鷹 9 號飛行的內部成本預計為 1,500 萬至 3,000 萬美元。然而,馬斯克在 2022 年設定了每艘星際飛船發射成本低於 1,000 萬美元的長期目標。實現這一數字並延長衛星壽命可以降低資本支出需求並提高現金流,從而支持更高的估值。相反,發射失敗、監管阻礙或成本削減速度低於預期則會增加風險。
政府和國防合約
與美國及其盟國機構達成的高利潤寬頻交易(包括主要政府和國防合約)可以為公司帶來多年穩定的收入預期。此類合約的延續可以增強投資者的信心;反之,政治審查或削減預算可能會對預期產生負面影響。
目前可交易哪些太空概念股?
想要在 Starlink 上市之前投資太空概念股?以下是 5 個正在活躍交易的股票簡要指南,您可以立即透過股票差價合約交易它們。
波音
波音——美國太空總署太空發射系統火箭核心級的建造商。該集團 2025 年第一季的報告顯示,其訂單積壓總額高達 5,450 億美元,未來股價走勢將受到大型商業、國防及太空項目合約消息的影響——交易波音差價合約
Lockheed Martin
Lockheed Martin 與波音公司共同擁有聯合發射聯盟,該公司開始全面部署亞馬遜的柯伊伯星座,並於 2025 年 4 月發射 Atlas V 型火箭。影響其價格的因素可能包括:美國國防預算、聯合發射聯盟的發射頻率以及每季的現金流——交易 Lockheed Martin 差價合約
Virgin Galactic
Virgin Galactic 作為太空旅遊的先驅,正在建造德爾塔級飛船,併計劃在 2026 年第一季重新開放售票,這在其 2025 年第一季的財報中得到了證實。試飛結果、預訂數量和監管公告都可能影響股價——交易 Virgin Galactic 差價合約
Rocket Lab USA
Rocket Lab 於 2014 年首次推出 Electron,這是一款兩級、部分可重複使用的軌道運載火箭。截至 2025 年 5 月,Electron 已完成超過 60 次發射任務,該公司計劃在 2025 年下半年進行首次中子 (Neutron) 試飛。發射進度、合約中標情況以及中子項目的進展都會影響其股價——交易 Rocket Lab 差價合約
Thales Group
Thales Group 擁有 Thales Alenia Space 公司,這家子公司專門生產用於電信、地球觀測和科學研究的衛星。該公司 2024 年財報顯示訂單量達到創紀錄的 252.89 億歐元,具有強勁的增長前景。Thales 的股價可能受諸如新的歐洲太空總署或商業合約公告等重大事件的影響——交易 Thales 差價合約
還無法交易 Starlink?交易太空概念股差價合約
在 Starlink 上市前做好交易準備——使用模擬賬戶練習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