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平均線交易策略:學習指南

提升您的交易體驗,活用移動平均線。了解如何運用不同類型的移動平均線及策略,識別趨勢、支撐位與阻力位等重要資訊。
什麼是移動平均線交易策略?
移動平均線交易策略是一種廣泛應用的技術分析方法,透過計算證券價格在特定期間內的移動平均值 (MA),以識別潛在的市場趨勢。移動平均線是以特定期間的價格為基礎,計算出證券的平均價格。移動平均線有助於平滑價格波動,協助交易者辨識趨勢,並評估整體市場情緒。
重點摘要
-
移動平均線交易策略是一種受歡迎的技術分析方式,交易者會根據資產價格的移動平均線 (MA) 判斷潛在市場趨勢。
-
交易者可透過不同方式使用移動平均線,例如選擇合適的時間週期、識別趨勢走向,以及確定支撐位與阻力位。
-
移動平均線的類型包括簡單移動平均線 (SMA)、指數移動平均線 (EMA) 及加權移動平均線 (WMA)。
-
主要的移動平均線交易策略包括均線交叉策略、包絡線 (Envelope) 策略及均線帶 (Ribbon) 策略。
移動平均線解析
移動平均線是一種靈活且可自訂的技術指標,交易者可根據不同類型與時間週期設計個人化的交易策略。
早於 20 世紀 20 至 30 年代,移動平均線作為交易工具已引起關注,部分歸功於 Richard Schabacker 及 Robert Rhea 的研究——他們提出了趨勢跟隨的理念。
此方法的核心在於:透過移動平均線來辨識並跟隨趨勢,交易者可從持續的價格波動中獲利。
如何使用移動平均線進行交易
以下是幾種運用移動平均線指標來提升您的交易體驗的方法。
- 選擇合適的時間週期
大部分交易平台均設有移動平均線指標,通常顯示為一條沿圖表變化的曲線。例如,如下圖所示,20 日移動平均線會以藍色線條與蠟燭圖同步變動。
交易者可選擇不同的時間週期,又稱為「回溯期 (look-back period)」,範圍由數小時至數個月不等。較短週期的均線對價格波動更敏感,而較長週期則能提供較平滑的趨勢指引,有助於辨識整體市場方向。
*過往表現並非未來結果的可靠指標
- 識別趨勢
正如其最初的設計目的,移動平均線廣泛應用於識別價格趨勢。當價格上穿移動平均線時,通常被視為潛在升勢的信號;反之,若價格跌破移動平均線,則可能預示市場將進入下跌趨勢。此外,移動平均線的斜率亦能反映趨勢的動能,進一步幫助交易者判斷市場走勢的強弱程度。詳情可參閱趨勢動能的資訊。
*過往表現並非未來結果的可靠指標
- 確定支撐位與阻力位
移動平均線亦可作為動態支撐位與阻力位。在上升趨勢中,移動平均線可能構成支撐位,價格往往在此反彈;相反,在下跌趨勢中,移動平均線則可能成為阻力位,促使價格回落。
這項特性有助於交易者確定入場與離場點,及設定止損與止盈單。請注意,普通止損單無法保證能避免滑點。如需保證止損,須啟用相關功能,並可能涉及額外收費。
*過往表現並非未來結果的可靠指標
使用不同類型的移動平均線
多年來,不同的移動平均線應運而生,以因應多元交易風格與目標。例如,繼簡單移動平均線 (SMA) 之後,J. Welles Wilder Jr.Welles Wilder Jr. 在 1970 年代引入了指數移動平均線 (EMA),讓近期價格數據佔更大權重,從而更敏感地反映最新市場情況。之後又出現加權移動平均線 (WMA),進一步強化特定時間數據的影響力。
如何計算移動平均線
根據移動平均線的類型不同,其計算公式也會有所差異。
- 簡單移動平均線 (SMA) 的計算公式
簡單移動平均線 (SMA) 是最基本且最廣泛使用的移動平均線類型。它是透過計算特定期間內一組價格或數據點的算術平均值得出。
SMA 計算公式:
SMA = (P1 + P2 + ... + Pn) / n
其中
P1, P2, ... , Pn = 價格數據點
n = 週期數
SMA 為每個價格數據點賦予相等的權重,能夠平滑價格波動,揭示潛在趨勢。然而,其一項限制是對近期價格變化的反應較慢,可能無法即時反映市場的突然波動。
-
指數移動平均線 (EMA) 的計算公式
指數移動平均線 (EMA) 是一種更進階的移動平均線類型,它對近期價格數據賦予更高權重,因此對最新市場資訊更為敏感。
EMA 計算公式:
EMA = (Close - Previous EMA) * (2 / (n + 1)) + Previous EMA
其中
Close = 當前收盤價
Previous EMA = 上一週期的 EMA 值
n = 週期數
與 SMA 相比,EMA 對近期價格變動反應更迅速,可為交易者提供潛在趨勢反轉或延續的更快信號。然而,由於其敏感度較高,也可能產生較多的虛假信號。
-
加權移動平均線 (SMA) 的計算公式
加權移動平均線 (WMA) 為每個價格數據點分配不同的權重。與 EMA 類似,WMA 通常會賦予近期數據更高的權重,但兩者在計算平均值及分配權重的方式上有所不同。
WMA 計算公式:
WMA = (P1 * n + P2 * (n - 1) + ... + Pn * 1) / (n * (n + 1) / 2)
其中
P1, P2, ... , Pn = 價格數據點
n = 週期數
與為所有數據點賦予相等權重的 SMA,以及採用指數平滑公式的 EMA 不同,WMA 是透過將每個價格點乘以權重因子來計算平均值,並且對較舊的數據賦予逐漸較低的權重。
這種方式使得 WMA 對價格變動的反應比 SMA 更快,並在權重配置上比 EMA 更具靈活性。不過,與 EMA 一樣,WMA 的高敏感性也可能導致出現更多虛假信號。
移動平均線交叉策略
移動平均線交叉策略基於這樣一個原則:當兩條不同週期的移動平均線出現交叉時,可能預示市場趨勢即將轉變。
交叉現象發生於短期移動平均線穿越長期移動平均線之時。短期均線對近期價格變化更為敏感,而長期均線則反應較慢,可提供更平滑的趨勢走勢。當兩者交叉時,往往反映市場情緒正在轉變,顯示趨勢可能出現反轉或加速。
移動平均線交叉主要分為兩種類型:看漲交叉 (Bullish Crossover) 與看跌交叉 (Bearish Crossover),各自代表不同的市場狀況。
看漲交叉
看漲交叉 (Bullish Crossover) 指的是短期移動平均線向上穿越長期移動平均線。此現象通常表示近期價格動能強於歷史趨勢,可能意味著市場即將進入上升階段。
交易者常將看漲交叉視為買入信號,表示可建立多頭倉位或加碼現有持倉。看漲交叉可出現在不同類型的移動平均線之間,例如簡單移動平均線 (SMA)、指數移動平均線 (EMA) 或加權移動平均線 (WMA),具體選擇則取決於交易者的偏好與策略。
*過往表現並非未來結果的可靠指標
看跌交叉
看跌交叉 (Bearish Crossover) 則是短期移動平均線向下跌破長期移動平均線。在這種情況下,近期價格動能低於歷史趨勢,可能意味著市場將進入下跌階段。
交易者通常將看跌交叉視為賣出信號,代表可能平倉多頭、建立空頭倉位,或減少市場曝險。與看漲交叉一樣,看跌交叉亦可出現在不同類型的移動平均線之間,如 SMA、EMA 或 WMA。
*過往表現並非未來結果的可靠指標
移動平均線包絡策略
移動平均線包絡策略由三個部分構成:一條中心移動平均線(通常為簡單移動平均線 (SMA))以及位於其上下固定百分比距離的兩條平行線,稱為「包絡線」。
此策略與布林帶® (Bollinger Bands®) 指標類似,但不同之處在於,布林帶® 的區間基於價格波動性調整,而包絡線的上下距離則可根據市場波幅及交易者的風險承受能力進行設定。
為了找出最適合的百分比距離,交易者可參考歷史價格走勢以判斷資產的典型波動範圍,亦可透過試錯法測試不同設定,以找出最合適的參數。
*過往表現並非未來結果的可靠指標
在實際應用中,移動平均線包絡常用作動態支撐位與阻力位,協助交易者判斷理想的進出場時機。當資產價格接近或突破上包絡線時,可能反映市場處於超買狀態;反之,若價格接近或跌破下包絡線,則可能顯示市場超賣。
移動平均線帶策略
移動平均線帶策略透過繪製多條不同週期的移動平均線,以分析價格趨勢。這些「均線帶」由多條不同時間週期的移動平均線組成,通常涵蓋從短期至長期的範圍,旨在清楚呈現基礎趨勢的強度與方向。
在實施此策略時,交易者通常會在圖表上繪出一系列移動平均線,例如簡單移動平均線 (SMA) 或指數移動平均線 (EMA)。所選用的時間週期取決於交易者的個人偏好與特定市場狀況,常見的設定包括 10、20、30、50 及 100 日均線,亦可根據策略進行調整。
*過往表現並非未來結果的可靠指標
此策略的核心在於觀察各條移動平均線的排列順序與間距變化。當均線由短至長依序向上排列,且間距均勻,通常顯示市場處於強勁升勢;
相反,若由長至短依序向下排列,且間距均勻,則代表市場處於明確跌勢。若均線出現收斂、擴散或間距突然改變,可能暗示趨勢即將反轉或延續,並由此產生潛在交易信號。
結語
總括而言,移動平均線交易策略是一種廣受歡迎的技術分析方法,交易者運用該策略來識別潛在的市場趨勢。透過平滑價格波動,移動平均線有助於交易者辨識趨勢走向,並評估整體市場情緒。
交易者可根據自身策略選擇合適的時間框架與移動平均線類型(如 SMA、EMA 或 WMA),以制定個人化的交易計劃。移動平均線亦可作為動態支撐位與阻力位的參考工具,協助交易者判斷入場與離場時機。
常見的移動平均線交易策略包括均線交叉策略、包絡線策略與均線帶策略,各具獨特特點與應用方式,旨在輔助分析市場趨勢。
透過理解這些策略,交易者便可選擇最契合其交易風格與目標的方法,善用移動平均線以提升整體交易表現。然而,與任何交易策略一樣,成功的關鍵在於進行深入分析、妥善運用風險管理技巧,並持續關注市場動態,以便適時調整策略。交易者亦可選擇先於模擬帳戶測試策略,再考慮是否投入真實資金。
FAQ
如何使用移動平均線?
移動平均線可用來識別市場趨勢、支撐位與阻力位,並協助判斷潛在的入場與出場點。
如何解讀移動平均線?
解讀移動平均線時,需分析其相對於價格走勢的位置、斜率變化,以及不同均線之間的交叉形態。
簡單移動平均線與指數移動平均線有何分別?
簡單移動平均線 (SMA) 對所有價格數據賦予相等權重;而指數移動平均線 (EMA) 則對近期價格數據賦予更高權重,對當前市場變化更為敏感。
移動平均線適用於短期交易還是長期交易?
移動平均線適用於短期和長期交易。短期週期的均線對價格波動反應較快,而長期週期則能有效平滑走勢,清楚呈現整體趨勢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