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经济危机比想象中还严重?
中国经济正面临严重困境,而这张图说明了原因。图中显示的是中国的房地产投资、新开工项目和房屋销售情况。可以看到,这三项指标在2021年年中达到峰值后大幅下滑。
可以看到,这三项指标在2021年年中达到峰值后大幅下滑。由于房地产通常占中国GDP的25%至30%,这对中国经济是一次重大打击。
过去的表现并不能可靠预测未来的结果。
中国目前的经济状况常被拿来与日本所谓的“失去的几十年”相比。日本在1990年因房地产泡沫破裂进入长期滞涨期。当时因投机过热,房市泡沫破裂,从1980年代中期开始住房开工数便逐步下降,而日本GDP自1990年代中期以来几乎陷入停滞。这一情形与中国当前的局面十分相似。如果日本的停滞能给中国未来的命运提供参考,那前景并不乐观。
中国的经济困境并不仅限于此。这张图展示了自1960年代以来中国的年度GDP增长情况。从1980年代到2010年代,中国GDP经历了令人惊叹的增长,年均增速达到9%,使其成功摆脱贫困并成为全球制造业强国。然而在过去几年中,这一增长基本停滞,部分原因是房地产危机引发的。但危机比这更为深远。
来看一下中国消费者习惯的变化。自2021年房地产危机爆发以来,个人消费支出和消费者信心明显下降。这使得中国经济陷入通缩边缘,过去一年中曾两度短暂进入通缩,目前通胀率约为-0.7%。走出通缩异常艰难。中国消费者普遍倾向于储蓄而非消费。正如图中所示,中国的个人消费支出仅占GDP的39%,只有美国的一半。因此,要让消费者重新开始消费,北京的任务并不轻松。
随着中国经济危机加剧,前景愈发不明,外国投资者开始撤资,导致外商直接投资持续下降,进一步阻碍经济增长。从2023年年中开始,中国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持续下滑,并进入负值区间。
进一步对比日本的情况,中国经济还受到人口老龄化和萎缩的拖累。2023年,中国人口出现出生少于死亡的现象。这意味着人口和经济都在缩减。从2020年的人口年龄分布图可以看到,中国60岁以上人口超过3亿,即将退出劳动力市场。也就是说,中国目前最大的人口群体正步入退休年龄,这对国家生产力乃至整个社会都是巨大挑战。相比之下,1990年日本“失去的几十年”开始时,中国当前的人口老龄化情况甚至更严重。
再看看美国的人口年龄结构,有更多年轻人进入劳动力市场以维持经济增长。
中国政府面临艰巨的挑战,但他们正在努力应对。中国政府已宣布一系列刺激计划,包括向股市注入流动性以及为地方政府债务再融资,旨在重新激活经济。
我们可以通过中国A50指数的表现来看这些措施的影响。该指数包含中国股市中最大的50家公司,在 Capital.com 上以CN50交易。
在2024年9月宣布这些刺激措施后,A50在短短两周内反弹逾40%。这些措施虽然稳定了市场下跌趋势,但对中国经济未来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或许中国几十年的高速增长已触及天花板
这一点在特朗普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20%关税的不确定性下尤为明显,尤其考虑到他曾威胁将关税提高至60%。这些关税未来可能还会上调。
中国对美出口约占其经济的3%,这个比例听起来不高,但如果关税持续并扩大,也足以带来严重经济冲击。
多头的观点认为,中国政府的刺激政策将足以止住颓势,并重新推动经济增长。政府承诺将继续出台更多刺激措施,并已下调利率,这往往能提振股市。中国A50对流动性注入极为敏感,过去在中国加快刺激政策时曾出现大幅反弹。
例如2015年,中国降息并注入流动性,使A50指数上涨超过100%;又如2020年,中国实施财政和货币政策以支持经济。
如果北京像以往一样继续通过降息、财政支出或干预股市等方式支持经济,A50可能进一步上涨。
如果投资者认为中国经济困境仍将持续,做空A50可能成为有效策略。在2018至2019年中美贸易战期间,A50曾大幅下跌。如今关税再次上升,历史可能重演。
但另一方面,中国A50自2024年末以来表现出强劲的上涨势头,价格持续创出更高高点与更高低点。其100日、150日与200日移动平均线均呈上升趋势,显示刺激措施可能正在发挥作用。
如果政府支持持续、消费者信心回稳,A50可能还有进一步上涨空间
但如果财政政策不到位,或中美贸易战再度升级,中国股市可能遭遇新的抛售压力,跌破关键移动均线。
相反,如果刺激政策成功对冲关税冲击并带动经济复苏,A50的上涨潜力依然可观。
或许中国最严重的困境已经过去,但要恢复元气仍是条漫长而崎岖的道路。也许那个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画上句号。
Capital.com 将继续为你带来最新市场动态,感谢观看。